嘉定珺佳劳务 发表于 2013-12-31 09:10:48

饭碗里如何装上"上海粮" 老委员走遍市郊调查粮食安全

得知自己关于“粮食安全”的调研报告将转化为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,还可能带到明年全国政协的会场上,十一届政协委员、民革党员马鄂云十分开心。为了提出关于上海粮食安全的建议,她几乎把一年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。  昨天民革召开的2014年提案新闻发布会上,马鄂云说,课题改写成提案时,恰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,提到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,这让她更坚定自己的观点:“上海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也要有作为。”  “上个春节什么事都不做,就在家翻书、看资料。”从十一届政协委员任上退下来,进入政协之友社,马鄂云原本以为会轻松一点,谁知在奉贤农科院的一次聚会,让她心里感觉不是滋味。上海常住人口已从2000年的1640万人提增到2012年底的2380万人;另一方面,癌症患病率增加了10%,70%是消化道疾病;作为上海粮食主要供应地的黑龙江,黑土层只剩下1/3。听到这一连串数字,她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。  年初,马鄂云向民革市委申报了“上海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”的研究课题,却引起争议。支持者有之,反对的声音也不小。有人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事,也有人说,上海农业的方向应是精细农业。一直从事金属研究的马鄂云不懂农业,于是抱着一大摞材料硬啃。  春节后,她拜访了原市农委主任袁以星等人,他们也对上海的粮食问题忧心忡忡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1年,上海耕地面积为299.4万亩,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.13亩,居全国最低水平线。有了扎实的申报材料,民革市委最终同意了该课题。  接下来的几个月,马鄂云和她的5个课题组成员,开始四处开展实地调研,农科院、粮食局、农委一一拜访,还从年鉴中挖掘数据,青浦、奉贤、崇明、金山等产粮郊区也一一走遍。令调研组印象最深的是7月5日那天,冒着热辣的天气赶到江苏海丰农村,实地调研那里的粮食生产情况。“作为最大的主粮区崇明县,仍维持着‘20万亩粮田、20万户农户’及‘3个农民200岁’的现象,土地细碎化、农民老龄化极大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。”  据了解,上海粮食80%需要外供,合计约480万吨。调查组认为,上海的粮食问题突出表现在采购量大与物流不畅的矛盾。“北粮南运”运输不畅,良友新港港区的内河、铁路运输至今未畅通;粮食收储体系建设不完善,“马路晒粮”现象较普遍,活跃在本市粮食收购市场的小商小贩多,规模小,竞争无序;另外,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不完善。  马鄂云认为,上海需要抓粮源基地建设,在虎林基地基础上,继续优先推进在黑龙江、吉林省建设粳稻“收—储—加工”一体化基地,在江苏建设粳稻收储基地。对上海在苏北、安徽等地如海丰农场等“域外”农场,要视作保障上海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。激励这些农场企业拓展外延基地,在当地实施“订单农业”和“农场+基地+农户”的异地农产品供应链建设。  “订单农业”是马鄂云赞赏的一种粮食生产方式。她认为,需要建立完善粮食订单收购的补偿机制,完善合同内容,确保订单履约;要设立粮食订单收购专项基金,以订单农业形式,推动本地农业规模化、现代化。这一方式,也有利于从田头到餐桌的一体化管理,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饭碗里如何装上"上海粮" 老委员走遍市郊调查粮食安全